[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介] 由 [招商人@ZSR(www.cnzsr.com)]小编精心整理分享,供您参阅(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)!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!本文所属栏目 [云南]-[招商载体],内容来源于 [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],作者 [不详],转载请记得注明!
德宏,取傣语意为“怒江下游的地方”,地处我国西南边陲,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,是全国30个、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。近年来,德宏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新发展理念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,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,着力推进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、中国(云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建设,在经济下行压力中求发展,咬紧目标奋力前行,经济发展稳中有进,着力推动全州各项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。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位置面积
德宏州三面与缅甸接壤,国境线长503.8公里(与缅政府控制区接壤186.3公里,与缅克钦邦第二特区接壤317.5公里),占中缅国境线的22.8%。全州现有瑞丽、畹町、芒市机场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和章凤、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。从德宏南行670公里即达缅甸首都内比都、981公里可达仰光;西行90公里可达缅北重镇密支那;出境70公里达缅甸伊洛瓦底江八莫港。从瑞丽口岸出境,经缅甸腊戌、曼德勒、马圭,行程约1000公里,即可不经马六甲海峡,抵达仰光港、实兑港、皎漂港、吉大港等孟加拉湾国际港口,进入印度洋,是我国进入南亚、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安全通道和走向印度洋的战略支点。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,位居全省第16名。
(二)行政区划(包含建成区面积、城镇人口、城镇化率等)
德宏辖五个县(市),其中,3个县,2个市;辖51个乡镇(街道),其中,乡26个(含5个民族乡),镇23个,街道2个。
建成区面积70.8平方公里,城镇人口64.51万人,城镇化率48.94%。其中,州驻地为芒市,建成区面积21.66平方公里,城镇人口21.86万人,城镇化率49.58%。
(三)人口民族
全州总人口131.8万人,位居全省第12位。其中:少数民族人口60.32万人,占总人口的45.76%。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傣族、景颇族、傈僳族、阿昌族、德昂族。其中人口较多的是:傣族35.79万人;景颇族13.42万人。
(四)历史文化
德宏是“西南丝路”的重要通道。公元前122年,张骞出使西域,发现“蜀身毒道”,进而探寻到“滇越乘象国”,即指今德宏和缅北部分地区。公元前109年,汉武帝开西南夷,德宏属益州郡哀牢地。东汉永平十二年(69年),置哀牢、博南二县,并划益州郡西部六县建立永昌郡,德宏为永昌郡辖地,哀牢县即在今盈江县境内。北魏太和三年(479年),改哀牢县为西城县。唐南诏时,德宏属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。宋大理国属永昌、腾冲二府金齿部地。元代置茫施(芒市)、镇西(盈江)、平缅(陇川)、麓川(瑞丽)四路及南甸(梁河)军民府,隶属金齿宣抚司六路军民总管府。明代设南甸(梁河)、干崖(盈江)、陇川宣抚司,盏达(原莲山)、遮放副宣抚司,芒市、勐卯(瑞丽)安抚司,隶属永昌府腾越州。清沿明制,乾隆年间增设腊撒、户撒两个长官司(今属陇川县户撒乡),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增设勐板土千总(今芒市芒牛坝一带)。南甸、干崖、陇川、盏达、勐卯、户撒、腊撒土司隶属腾越厅管辖;芒市、遮放土司和勐板土千总隶属龙陵厅管辖。1911年10月27日,盈江土司刀安仁、腾越人士张文光(均为同盟会员)领导“腾越起义”,推翻清政府在腾越边地的统治,宣告成立“滇西军都督府”。民国时期改府厅置道,设弹压委员;1917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,设立政区,隶属腾越道。1927年废腾越道,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。1932年改行政区为设治局,设潞西、梁河、盈江、莲山、陇川、瑞丽6个设治局(为准县级),属殖边督办。1940年废殖边督办,隶属腾龙边区行政监察专员公署。1942年5月,德宏地区被日军占领。1945年1月国土光复后,仍置设治局,先后隶属云南省第六区(保山)及第十二区(腾冲)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1949年8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,县城设在芒市镇。
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潞西,5月15日德宏全境和平解放。军政代表团接管设治局,建立潞西县和瑞丽、陇川、盈江、莲山、梁河5个民族行政委员会,隶属保山专区。建政初期,潞西保留县的建制,其他各地均废除设治局,改设行政委员会。1952年,经政务院批准,瑞丽、陇川、盈江、莲山、梁河改设县,并设畹町镇(县级镇),均隶属保山专区。1953年7月,按照《共同纲领》有关规定,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,各地始改行政委员会为县联合政府,全区辖潞西、瑞丽、陇川、梁河、盈江、莲山6县和畹町镇。1956年4月保山专区并入德宏,改自治区为自治州,辖保山、腾冲、昌宁、龙陵、潞西、梁河、盈江、莲山、陇川、瑞丽10县及畹町镇。1958年10月莲山县与盈江县合并为盈江县。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制分开,德宏州辖潞西、梁河、盈江、陇川、瑞丽5县及畹町镇。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,并入保山地区。1971年11月恢复德宏州,辖潞西、梁河、瑞丽、陇川、盈江5县及畹町镇。1985年1月改畹町镇为县级市。1992年6月瑞丽撤县改市。1996年10月潞西撤县改市。1999年2月撤销畹町市,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(副县级)。2010年7月潞西市更名芒市。至此,德宏州辖2市(芒市、瑞丽)3县(陇川、盈江、梁河)。
(五)地理气候
德宏州地势东北高而陡峻,西南低而宽缓。一般海拔800~2000米,最高点为盈江县大娘山,海拔3404.6米;最低点为盈江县羯羊河谷,海拔210米。有较大的河谷盆地20个,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盈江、陇川、瑞丽、芒市、遮放。主要河流有怒江、瑞丽江、大盈江(南底河)及芒市河、南宛河、户撒河、萝卜坝河,通称“三江四河”,除怒江属怒江水系外,其他河流属伊洛瓦底江水系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地区,年平均气温18.6~21.0℃,年降雨量1366.1~1606.6毫米,年日照2119.1~2318.7小时。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芳草终年吐翠,鲜花四季飘香。
(六)资源
矿产:德宏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种类多、储量少、开采少,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0多种。有色金属矿产有锡、铅、锌、铜等,黑色金属矿有铁,能源矿产有煤和石油,稀有金属矿产有铀、粘土等,特种非金属、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有云母、水晶、宝石、石灰石等。此外,还有10个重砂金测异常带。
能源:德宏能源资源丰富,尤以水能储量较大,开发条件优越,地热能、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。德宏州内江河年平均产水量136.3亿立方米,过境水量81.7亿立方米。共有水资源总量218亿立方米,地表水大部分未被污染,物理性能良好,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要求。经过多年发展,全州现有运行水电站水电站143座,装机容量385.8万千瓦(含境外瑞丽江、太平江电站44万千瓦),水电开发已达95%以上,水电产业已成为全州最大的支柱产业。太阳能资源处于云南省较佳区域,年太阳总辐射在5500-6100MJ/㎡之间,年日照时数在2100-2300小时之间,年日照百分率不低于50%,太阳总辐射值最高月与最低月值在1.4—1.7之间生物质能资源。全州木质生物燃料资源薪炭林面积11501公顷,蓄积11.85万立方米,年产蔗渣和各种秸秆量在200万吨以上。地热能资源丰富,分布范围广,属高温地热泉100多处,热水温度在40℃至227℃之间,最深层地热温度高达334℃。风能资源属于云南省风能资源一般区域,全州大部分区域离地表面70m高度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在200 W/㎡以下且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在2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,具体分布在盈江西部、中部、北部,盈江与陇川交界处,梁河北部,芒市东部。预计风能可开发量20万千瓦,占全省可开发量0.04%(全省预计可开发量5500万千瓦)。
植物:德宏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,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,素有“植物王国”“物种基因库”“生物多样性宝库”之美誉。有热带雨林、热带季雨林、亚热带落叶阔叶林、山地雨林、寒温性灌丛、竹林及高山草甸等8个植被类型,18个植被亚型、47个群系、61个群落,森林覆盖率为71.84%,是物种栖息繁衍最重要的交汇地带及走廊带,生物性多样性丰富。全州高等植物6053种之多,占全国总数的15.69%,其中,有东京龙脑香、桫椤等国家级保护植物189种,占中国正式公布的国家级保护植物455种的41.5%,省级保护植物64种,区域特有种39种,有优质用材树种1000多种,植物药材2000多种,食用野菜213种,野果46种。
动物:有国家一级、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犀鸟、高黎贡白眉长臂猿、菲氏叶猴、豚尾猴、云豹、蜂猴、灰孔雀雉、圆鼻巨蜥、猕猴、水鹿、小熊猫等215种,区域特有种29种,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1000种,占全国总数的12.66%,全州物种丰富度和富集度在全国实属罕见。
旅游:德宏独特的地理区位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、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发展旅游提供基础,丰富密集的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出“边、情、绿、宝”四个特征:边境线上不同的风光、进境购物,少数民族风情、中缅胞波情、宗教情、山水情,热带雨林风光、高森林覆盖率,树化玉、珠宝等珍宝。目前德宏通过打造“边境风情、民族文化、绿色生态、康养度假、养身休闲、特色购物”五张旅游名片,已形成民族风情旅游、珠宝旅游、边境旅游、绿色生态旅游、温泉旅游多形式、多层次的旅游产业。
风土人情:德宏民族文化绚丽多姿,异域风情神奇多彩。傣族的“泼水节”、景颇族的“目瑙纵歌节”、傈僳族的“阔时节”、阿昌族的“阿露窝罗节”、德昂族的“浇花节”、中缅胞波狂欢节、中缅国际马拉松比赛、瑞丽国际珠宝文化节、中缅边交会等节会赛事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、增进民族团结、促进中缅友谊、推动经贸旅游、促进边境和谐稳定的重要经贸文化交流平台。迄今为止,德宏州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项,州级文物保护单位53项,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9项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4项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3项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26项目、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9项。
(七)党组织及党员情况
1.党组织情况。全州有基层党组织5765个,其中基层党委143个、党总支577个、党支部5045个。
2.党员队伍情况。全州有党员75638人,占全市人口的5.75 %。其中,少数民族党员31262人,占党员总数的41.33%;农牧渔民党员32274人,占党员总数的42.67%;女党员24032人,占党员总数的31.77%,71岁以上党员7000人,占党员总数的9.25%。
3.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情况。全州有非公企业法人单位数1925个,建立党组织1158个,党组织覆盖率为60.15%;有社会组织法人单位数329个,建立党组织261个,党组织覆盖率为79.33%。
二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
(一)发展定位和目标
德宏的发展定位是: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、沿边开放示范区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。
德宏的发展目标是:到2025年,全州经济总量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、人均GDP达到9100美元以上;到2035年,全州经济总量要达到2400亿元以上,人均GDP实现2万美元,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。
(二)发展思路
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始终把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摆在首位,抓住德宏安全前线、开放前沿两个特殊性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,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、两个市场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真正在保证边境安全、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抓发展,坚决筑牢德宏千里钢铁屏障,着力打造乡镇振兴示范区、沿边开放示范区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,努力把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”建得更安全、更美丽、更富饶。
(三)一、二、三产发展情况
“十三五”期间,德宏州委、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的决策部署,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,努力破解短板制约,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考验及挑战,在发展中促转型,在转型中促发展,紧紧围绕做精一产、做强二产、做优三产,全方位推进开放合作、要素保障、招商引资、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,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。国民经济稳步发展,经初步核算,2020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(GDP)575.54亿元,比上年增长7.9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20.41亿元,增长5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121.52亿元,增长12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333.60亿元,增长6.9%。一、二、三产业对总体经济贡献率分别为14.1%、34.9%、51.0%,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.2:21.0:58.8调为20.9:21.1:58.0。呈现“三二一”产业结构,第三产业在全州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主导地位十分明显。
(四)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
2021年,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6.21亿元,同比下降5.1%,排全省第16位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.7%,排全省第16位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.78亿元,同比下降12.0%,排全省第16位。人均生产总值为42169元,同比下降5.5%;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.22亿元,增长9.3%,排全省第3位;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下降35.6%,排全省第16位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36元,增长0.2%,排全省第16位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18元,增长0.5%,排全省第16位。
三、重点项目建设、旅游景点、特色产业、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内容
重点项目建设:“十三五”期间,德宏州创新招商方式,突出产业招商,引进装备制造、轻纺、食品与消费制造等一批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德宏,新动能不断涌现,促进工业经济向高质量迈进。截止2020年,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3户,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2.28亿元,比“十二五”末增加21.40亿元,增长52.3%。截止2021年,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1户,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.32亿元,同比下降10.7%;实现工业投资21.76亿元,同比下降62.1%。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坚持“项目走在投资前”,谋划储备一批强基础、增功能、利长远的重大建设项目1575个,概算总投资6975.80亿元,其中,争取中央和省支持重大建设项目1406个,概算总投资6106.40亿元。
旅游景点:德宏州拥有瑞丽江、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瑞丽市、芒市两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,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4个(其中4A级旅游景区6个,3A级旅游景区5个,2A级旅游景区3个),分县市主要景点有:芒市勐巴娜西珍奇园、仙佛洞景区、孔雀谷景区、银塔景区、后谷咖啡小镇景区;瑞丽市莫里热带雨林景区、一寨两国景区、独树成林景区、瑞丽淘宝谷景区、畹町边关文化园等;陇川县的龙安边境土砖文化风景区、陇川森林公园、云南景颇园、邦角景颇山官衙门、皇阁寺等;盈江县的大盈江湿地公园景区、犀鸟谷、榕树王、马嘉里事件纪念碑、明代“八关九隘”、橡胶母树、凯邦亚湖等;梁河县的南甸宣抚司署、李根源故居、龙窝温泉等。
特色产业:德宏州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“绿色食品牌”的决策部署,紧密结合德宏资源禀赋,重点聚焦粮食、蔗糖、茶叶、烟草、蚕桑、蔬菜、水果、坚果、咖啡、中药材、肉牛、生猪等重点产业,稳住农业基本盘,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助推德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2021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3.93万亩,完成粮食产量69.72万吨;完成冬早蔬菜种植面积33.61万亩,完成蔬菜产量33.79万吨;完成甘蔗种植面积88.23万亩(含境外),甘蔗农业产量452.36万吨,入榨甘蔗428.71万吨;完成新植桑园0.3445万亩,桑园总面积达到8.18万亩,鲜茧产量1190吨;咖啡保有面积10.47万亩,完成干豆产量1.09万吨;全州茶园栽培面积34.5万亩,茶叶农业产值5.89亿元;肉牛存栏14.96万头;完成烟叶种植面积15.67万亩,收购烟叶47.34万担,实现农业产值6.6亿元。
环境保护治理:认真贯彻落实《德宏州打赢蓝天保卫战(2018-2020年)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《德宏州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》《德宏州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》,全州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州府所在地芒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6年的94.3%提高到2020年的99.2%;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,加强中小水电站开发利用管理,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;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靠,全州污染块地、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在90%以上。